10月25日下午,“重走归国路,传承爱国志”——2025年纪念科学家钱学森归国70周年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师生携手罗湖学子重走罗湖桥主题活动顺利举办。
本次活动由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党委、罗湖区科学技术协会、罗湖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主办,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量子工程应用党支部承办,罗湖区侨香实验学校协办。深圳国际量子院十余名师生和侨香实验学校的师生参加活动。
探寻罗湖桥历史,传承爱国主义精神
70 年前的10月8日,是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同志归国的日子,钱学森历经艰辛,经深圳罗湖口岸罗湖桥入境回到祖国内地,为新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奠定坚实基础;70 年后,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师生携手罗湖学子开展“重走归国路,传承爱国志”主题活动,在追忆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归国历程与传承科学家精神中砥砺科技强国新征程,传承爱国主义精神。

钱学森同志经深圳罗湖口岸罗湖桥入境回到祖国内地照片
研究院师生在武警某部“罗湖桥第一哨”,聆听武警士兵讲解罗湖桥历史和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从罗湖桥入境归来祖国内地的故事——那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碍,带着对祖国的赤诚与建设祖国的决心,从罗湖桥踏入祖国内地,开启了为国家科学事业奋斗的新征程。大家脚下的每一块桥面、身旁的每一处护栏,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大家认真聆听,仿佛穿越时空,与 70 年前的钱学森隔空对话,深刻体会到老一辈科学家 “归国即归队” 的家国情怀。

罗湖桥第一哨
同时,师生聆听了深圳市退役军人讲师团讲师、原深圳武警六支队老领导张仕安讲述深圳武警部队建设边防线和武警官兵守护罗湖桥的红色故事。作为深港历史最悠久的交通枢纽之一,罗湖桥的故事远比想象中厚重。这座由“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1911 年主持督造的铁路桥,曾在抗日战争期间两次被拆毁,新中国成立后才得以重建,真正成为“人民的桥”。

师生聆听退役军人张仕安讲述深圳武警部队红色故事
最后,研究院师生向驻哨部队赠送了量子科技科普书籍。
探访罗湖口岸,弘扬改革开放精神
在罗湖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移民管理警察的带领下,大家走进罗湖口岸,探访“罗湖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的实践活动。大家聆听这座桥梁从明朝石板桥到现代国门的变迁史,感受深圳与香港的血脉相连。
讲解员介绍,罗湖桥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永乐年间,当时这里只是一座普通的石板桥。1911年,由詹天佑担任顾问修建的广九铁路全线贯通,罗湖桥成为连接深圳与香港的重要通道。在不同历史时期,罗湖口岸罗湖桥始终肩负着特殊使命:1955 年,钱学森、李四光、华罗庚等科学家经此归国,投身祖国建设;1971 年,美国乒乓球队走过这里,拉开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序幕;1979 年,港商通过这座桥谈成深圳第一笔合资酒店生意,见证改革开放的起步。如今,罗湖口岸日均通关人流量达 18万,最高近 40 万人次,这座桥早已从 “祖国唯一的窗口”,变成深港交融、双向奔赴的 “活力纽带”。


师生参观罗湖口岸“罗湖桥”
通过实地考察,大家感悟到“罗湖桥”促进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同时,也了解到移民管理警察严守国门的红色历史。
参观渔民村,续写春天的故事
在罗湖区渔民村,大家在志愿者讲解员带领下参观文化长廊,这里的28幅浮雕无声诉说着变迁,这个与改革开放同龄的村庄,正是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生动缩影。

师生参观罗湖区渔民村
村史馆内的场景所展示让大家直观感受到当年的艰辛的场景深深:一家三口居住在小船上,父亲捕鱼,母亲照看孩子。这种“水上漂”的生活直到深圳解放才告结束。改革开放使渔民村迎来转折点。村民们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和特区政策,跑运输、建酒楼、兴办“三来一补”加工厂,集体经济蓬勃发展。渔民村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从“小渔村”到“示范社区”的华丽蜕变。

师生参观渔民村村史馆
渔民村是深圳改革开放取得成效的一个历史见证,在唱响“春天的故事”的地方,在新时代,我们将“续写春天的故事”,将改革开放精神传承下去。
党员感悟
此次实地研学活动为我院师生带来系统性的精神洗礼。参与人员一致表示,将传承科学家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将思想感悟转化为科研与学习实践的动力,为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胡孝龙 研究生
近期有幸随研究院探访了罗湖桥第一哨,这座从鸦片战争历时至今四次迭代的哨桥,是中国从屈辱走向复兴的百年见证者,从昔日弱国无外交的屈辱入口,到如今强国立桥头的崛起大门,历史的回响里承载了无数先辈对于民族复兴的伟大期许。
七十年前,钱学森教授曾怀揣赤子之心,冲破层层阻碍从这里归国,为祖国导弹事业注入了强劲动力,奠定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军事地位;七十年后的今天,我们重访于此,触摸脚下铁轨,那些历史的震颤更是在深深的鞭策着我们,要心怀家国大者,为祖国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强国力量!
孙大雄 研究生
此次追寻罗湖渔民村、罗湖桥,让我心里像热水烫了一下,暖得实在!先是渔民村,其作为第一个万元户村,工作人员对其历史结合实物的讲解,让我深深感受到:改革开放不是课本里的大标题,而是老百姓锅里多了肉、脸上多了笑。再走到罗湖桥,获得“两弹一星”钱学森先生当年就是在这儿一脚踩上祖国的土地。桥那头是香港,这头是我们。站在桥中间,风从两边吹来,我忽然明白:什么叫“一国两制”?就是桥这边的人惦记着桥那边的人,血脉一条线,谁都割不断。作为量子院的学生,我们应该把敢闯敢试的渔村基因、开放包容的桥头精神带回岗位;为高质量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微光。